为深入贯彻落实地理实践教学理念,提升地理教学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四川省谌建民名师工作室与四川省付顶斌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研修活动,聚焦四川省地理学会科普研学专委会研学比赛,在交流协作中共同探索地理教育的新路径。教师代表组队参加了研学活动设计比赛教师场,促进了工作室教学理念革新,提升了工作室课程设计、组织协调、评价反馈等能力。
一、赛前说明,明确方向
3月27日晚8点,赛前说明会准时召开。会上,主办方详细阐释了比赛规则、评分标准与具体要求。会后,团队成员围绕会议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初步构思研学设计方案。
二、实地考察,积累素材
3月28日上午,参赛团队从绵阳师范学院出发,奔赴北川老县城与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开展实地考察。在北川老县城,团队成员深入调研受灾情况,仔细观察地质地貌特征,现场感受地震带来的巨大破坏。随后,在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团队成员通过观看实物展品、影像资料,了解受灾原因、灾害管理以及防灾减灾措施,为研学设计积累考察资料。
三、现场比拼,成果丰硕
3月28日下午,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在2点至4点的准备环节中,各参赛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将考察成果与前期构思整合,精心设计方案并制作 PPT。我校李敏老师、冯爱玲老师、任建玲老师和南充市高坪区教科所程碧春老师、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刘云老师组成代表队参赛。4点至6点的现场汇报环节,各团队主汇报人围绕研学主题,结合 PPT生动阐述设计思路,同队成员配合进行答辩。各团队表现精彩纷呈,充分展示出对研学设计的深入理解与出色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交流反思,助力成长
活动结束后,绵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蒋溢教授对本次研学设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各参赛队提出了方案设计的改进意见。通过此次活动,教师们对研学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